歼-20挂载的4枚霹雳-15
在世界军工史上,发生过很多的趣闻,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就是某国家对另一国家的武器威力研判错误,照着更高的标准进行对标性研发,东西造出来后才发现人家其实远没有自己想象的这么强。
今天就给大家讲一段关于中国霹雳-15空空导弹的趣事。
要说中国的霹雳-15,首先还得从美国的AIM-120说起。
AIM-120于1991年正式服役,是美国研制的第一款主动雷达制导视距外空对空导弹,也就是说其在发射后,就完全不需要管了,导弹会自动制导跟踪目标。
这款导弹虽然问世很久,但是一直没有公布很详细的参数,美国军方吹嘘其飞行速度大概是4马赫,射程至少在120公里以上。
而我国经过谨慎的研讨,认为这款导弹拥有的最大射程估计在180公里左右。
180公里的射程对于短距空空导弹来说十分艰难,传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根本不可能让导弹具有如此高的一个射程,所以我国军事研究所的专家们一致认定,美国的AIM-120采用的是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。
双脉冲发动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发动机技术,中国要想造出一款能够媲美AIM-120的空空导弹,就必须同样研制出双脉冲发动机。
于是我国排除万难,终于在2017年攻克所有技术难题,研发出射程高达200公里具备双脉冲发动机的霹雳-15。
当所有的研发人员们都长舒一口气,认为我们终于赶超了美国时,却发生了一件事令人哭笑不得。